本週學員們繼續為自己創作的面具 進行補強 上色的工作
老師也教導學員們一些將面具 戴上的方式
1.在面具後方穿洞 綁上鬆緊帶 在後方要打上四個洞 兩兩 對角穿過鬆緊帶
2.拿不要的帽子 將面具和帽子縫在一起
3.用厚紙板做出頭套 在和面具接在一起
標籤: 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坊
經由前兩堂 拓印柱的設計練習後 學員們的創意能力被激發了
在今天 由柯德鋒老師帶領之下 大家很快就設計出與(水)有關的面具造型
而在開始設計面具前 老師提醒了幾點事項
1.這次的面具著重在造型設計
請學員們不要將面具變成 如 嘉年華遊行或坊間賣的面具一樣 將心思放在彩繪的部份
2.造型設計時 請注意 可以改變臉的寬度或是長度等距離
3.不一定要寫實
4.報紙是用來改變形狀 輕土是用來做表面裝置和修飾
接下來就是學員們開始要發揮想像和創造力的時候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學員認真的模樣
大家開始動手創作了
老師針對學員的問題 一對一指導
先用報紙塑形
黏上輕土
要注意
1.接合處要用手輕壓數次 確認有黏緊
2.不只面具的正面要黏上輕土 正面接背面的邊緣處
也要多黏上黏土 往背面包覆著 這樣才不會讓正面已經黏上的輕土 整片翹起來喔
半成品 下次還要繼續加工和上色喔
好期待大家的作品
中港大排{大排藝術節}大家的面具都要呈現喔
學員們 加油
標籤: 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坊
繼續上週的創作 本週學員要將自己上週拋出來的想法 進行統整 創作出一個logo的定稿
但有幾點事項要注意
1.logo以圓形為基底
2.色彩只有單色 利用黑白的色塊來區分 讓圖案更明顯
老師的範例
老師的說明和協助
利用不同工具來設計
上台和大家分享 自己定稿的創作
標籤: 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坊
熱情 富有創意想法的 李俊陽老師 一上課 帶來了他創作的河神圖 同時介紹了(設計)和(繪圖)之間的不同 讓學員不要因為害怕畫畫而怕設計
接著學員們 開始進行實驗的草圖創繪畫----針對 新莊 中港大排 或是與水有關的想法 去設計出logo 先激發出心底不同的想法後 才能更進一步在下堂課 將這些想法整合創作出最後的定稿
就讓我們來看看學員們努力創作的時刻吧
俊陽老師的介紹
開始動腦動筆的學員們
認真作畫的模樣
分組分享彼此創作的想法
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
標籤: 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坊
其實就是台灣欒樹,不過有個童話般的外號叫【台灣金雨樹】...
台灣欒樹 /無患子科
台灣欒樹是台灣特有種,也就是全世界只有台灣有這種植物,主要分佈在低海拔、陽光強的地區。
台灣欒樹明顯的季節變化,也為台灣原住民帶來許多警示。台灣南部的魯凱族人說:「颱風如果在欒樹變紅時來,就會很嚴重。」對照台灣的氣象過往紀錄,秋天才登台的颱風還真的對台灣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。
台灣東南部的卑南族人則說:「欒樹轉紅的時候,記得向女兒們提醒,那個地方要是流出那種顏色的東西,要恭喜她長大了,還要告誡她,以後不可以再跟任何男人單獨在一起,直到結婚以後。」
人對樹不只是一般美感喜愛,原住民們把台灣欒樹秋天結紅色果實的特性,以及它的紅果作為教導後代的譬喻與教材。
史前館電子報第17期 2003.08.15
戀戀欒樹/王憶榮
標籤: 藝術創作─觀念性作品
訂閱:
文章 (Atom)